《皇柏大道遗韵,柏香千年贡粮》 晨雾未散时,我踏上了皇柏大道。青苔斑驳的石板路蜿蜒于苍翠之间,仿佛一条沉睡千年的巨龙,在薄雾中若隐若现。皇柏的枝叶滴落着夜露,每一滴都藏着时光的密码,轻轻叩响便是一曲跨越千年的吟唱。 古道吟诗,柏影婆娑皇柏大道,这被岁月雕刻的名字,原是剑门蜀道上一曲未终的史诗。皇柏们以苍穹为幕,枝干为笔,在蜀道之上书写着二十四朝的风雨。最年长的"松柏长青树",秦时栽下,汉时抽枝,三国时听过战马的嘶鸣,唐时沐过李白的月光。它的根系深扎岩缝,枝叶却温柔地拂过行人的鬓角,仿佛在诉说:千年的守候,只为这一刻与你相遇。 那些被命名为"阿斗柏""望乡柏"的古木,每一道年轮都刻着故事。我轻抚树干上青苔覆盖的沟壑,恍惚看见张飞横矛立马,马蹄惊起的尘埃里,柏叶簌簌作响;又似听见红军战士在林间疾行,脚步声与柏涛共鸣,谱写出革命的壮歌。 生态长廊,天地诗行皇柏群构成的生态长廊,是自然写给大地的情诗。十万株皇柏遮天蔽日,织就一张翠绿的网,滤去了尘世的喧嚣。阳光透过密集的树冠,洒下斑驳的光影,如同碎金铺就的小径,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琴键上。风起时,柏海翻涌,绿浪间飘来柏脂的清香,那是岁月酿就的芬芳。 鸟鸣声在枝头跳跃,松鼠在枝桠间穿梭,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。皇柏的枝桠间,悬着无数关于生态的秘密:苔藓与地衣共生,昆虫与鸟类共舞,构成了一个微妙的生命循环。这里不仅是古道的守护者,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,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生态平衡的智慧。 贡粮新韵,古今对话行至古道深处,忽见一处院落,牌匾上"皇柏贡粮"四字遒劲有力。是皇柏贡粮集团董事长创始人魏正勇先生的书法力作,是现代人对古道的致敬,也是传统与现代的对话。院内陈列着新收的稻谷,金黄中透着柏叶的清香,仿佛古道的气息在此延续。 皇柏贡粮,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厚重的历史。是对土地的敬畏,对传统的传承,与皇柏精神一脉相承。他们采用古法种植,让稻谷在柏林下生长,吸收天地精华;又借现代科技,将这份来自古道的馈赠,化作餐桌上的醇香。 院中的茶室飘来阵阵茶香,我端起一杯用柏叶泡制的茶,茶汤清澈,回味甘甜。这茶,像极了古道的故事——初品是历史的苦涩,细品却是文化的回甘。皇柏贡粮,正以这样的方式,让古道的记忆在现代社会中生根发芽。 自然馈赠,柏香永续离开时,夕阳正为古道镀上一层金辉。皇柏的剪影在暮色中拉长,如同历史的琴弦,等待着下一个千年的拨动。皇柏大道、生态长廊、皇柏贡粮,这三者交织成一首跨越时空的交响乐,既有历史的厚重,又有生态的灵动,更有现代的活力。 我想,真正的传承,不在于固守过去,而在于让古老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。皇柏大道上的每一株皇柏,都是时间的证人;生态长廊里的每一片绿叶,都是生命的礼赞;而皇柏贡粮,则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,让这份来自古道的馈赠,滋养着每一个时代的人们。 柏香永续,古道常新。在这条穿越时空的走廊上,我们既是过客,也是归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