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51|回复: 0

仓颉柏:“文荫赋能,皇柏贡粮”,以文明与生态守护食品健康

[复制链接]
已绑定手机

262

主题

2

回帖

1130

积分

管理员

积分
1130
发表于 2025-9-18 13:05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仓颉柏:“文荫赋能,皇柏贡粮”,以文明与生态守护食品健康

在陕西白水仓颉庙的古柏群中,一株枝干如篆、冠盖如书的古柏静静矗立 —— 它便是承载着华夏文字文明记忆的仓颉柏。相传公元前 2600 余年,仓颉在白水 “观奎星圆曲之势,察鸟兽蹄迒之迹” 创造文字后,为标记 “文启天地” 之地亲手栽种此柏,如今树龄已逾 3200 年。这株古树不仅是华夏 “文字之根” 的活见证,更成为 “皇柏贡粮,守护健康” 全国工程中 “文明与生态同频” 的典范,以千年文荫筑牢生态基底,以全链条安全体系守护健康,让仓颉 “启智惠民” 的初心在新时代延续。

8、全国各地 皇柏_21.jpg

仓颉柏:镌刻文字文明的 “人文生态双载体”
站在白水仓颉柏下,可见其树高 20 米,胸径 9.1 米,需 7 名成年人手拉手方可环抱。树皮纹理交错如古篆,枝干舒展似文字笔画,仿佛将仓颉造字的 “横、竖、撇、捺” 凝刻于树身 —— 这与《荀子・解蔽》中 “好书者众矣,而仓颉独传者,一也” 的记载相呼应:当年仓颉在柏树下整理文字、教化民众,这株柏树便成了 “文字启蒙” 的象征,树前的 “字圣广场” 至今仍保留着刻有甲骨文的石碑,与古树共同构成 “文与柏共生” 的景观。​
不同于黄帝柏的 “根脉”、舜帝柏的 “德治”,仓颉柏的独特性在于 “文字文明与生态的深度绑定”。相传仓颉栽柏后,教导民众 “以文记农时、以字传耕法”,这种 “以文明赋能农耕” 的理念,让白水周边形成了 “柏记农时、田育文字” 的生态传统:先民根据仓颉柏的发芽、落叶时间记录节气,在农田中以田垄勾勒 “禾”“粟” 等古文字形状,既传承文字文化,又优化作物通风采光条件。如今林业专家检测发现,仓颉柏根系已与周边 300 余亩农田的作物根系形成 “共生网络”,能共享矿物质养分,使白水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达 6.8%,锌、锰等微量元素含量为渭北平原平均水平的 2 倍 —— 这片被仓颉柏 “文荫” 滋养的土地,天然具备 “文化赋能生态、生态孕育贡粮” 的双重优势。

8、全国各地 皇柏_22.jpg

为守护这株 “文字古树” 与背后的生态文化,当地成立了 “仓颉柏文养护林队”:队员不仅负责古树的日常养护(如修复断裂枝干、防治蛀干害虫),更会定期在柏树下举办 “古文字农耕讲堂”,教村民通过甲骨文 “春”“秋” 的字形理解节气规律,延续 “以文导农” 的传统。每年谷雨(相传仓颉造字的日子),白水还会举办 “仓颉文耕节”,村民们在柏树下用古文字记录播种时间,将 “舜耕粟”“文圣稻” 的种子播入田垄,让文字文明与农耕生态在播种中交融。

8、全国各地 皇柏_24.jpg

全国工程:仓颉柏打造 “文明 + 生态” 的种植示范样板
“皇柏贡粮,守护健康” 全国工程将仓颉柏周边区域定为 “文耕生态示范区”,正是看中其 “文字文明与生态种植相辅相成” 的特质。工程以仓颉柏的 “文启农耕” 文化为内核,结合现代生态农业技术,提炼出 “以文记农、顺时种植、生态循环” 的特色模式,向全国 6 个兼具仓颉文化印记与千年柏树的区域(如河南南乐、山东寿光等)推广,形成 “以柏载文、以粮传康” 的工程分支。​
在示范区的贡粮种植基地,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处处可见 “文字文明的影子”:遵循 “以文记农” 原则,基地采用 “古文字农事日志”—— 将播种、施肥、收获的时间用甲骨文刻于木牌,挂在田间与电子监测系统同步,既传承文化,又确保农事记录可追溯;践行 “顺时种植” 理念,根据仓颉柏的物候变化调整种植节奏 —— 柏芽初绽时播种 “仓颉粟”,柏叶浓绿时栽插 “文圣稻”,柏果成熟时收获,拒绝反季节种植;落实 “生态循环” 思路,将仓颉柏落叶、作物秸秆与当地传统的 “麻饼肥” 混合发酵,每年可产生有机肥料 400 余吨,替代全部化学化肥,同时在田间种植 “字纹花带”(以波斯菊、二月兰勾勒古文字 “禾” 形),吸引蜜蜂、草蛉等益虫,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 0.7% 以下,无需使用化学农药。

8、全国各地 皇柏_23.jpg

基地农户王麦囤是工程的受益者,他说:“以前种小麦靠化肥催,记农事全凭脑子,收成好坏看天;现在种‘仓颉粟’,跟着木牌上的甲骨文记农时,用柏叶堆肥,亩产虽比以前少点,但每斤能多卖 3 块 5,还能给娃讲仓颉造字的故事,这是‘种粮还能学文化’的好事!” 这种 “生态效益 + 文化效益 + 经济效益” 三提升的模式,正是全国工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“传承文明、因地制宜” 的典型体现。​
工程还在仓颉柏旁打造了 “文耕生态科普馆”,区别于其他基地的科普馆,这里以 “文字与生态的对话” 为核心:通过动态沙盘展示 “仓颉柏物候与农时的关联”,用互动屏幕让参观者通过拼接甲骨文 “粟”“稻” 的字形了解作物特性;设置 “文耕体验区”,让游客用古文字记录播种步骤,亲手栽种 “仓颉粟”,在劳作中理解 “文字启智、生态养粮” 的内涵。开馆一年半来,已接待全国各基地技术员、文化学者超 8 万人次,成为工程传播 “文明生态观” 的核心阵地。
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皇柏贡粮【官方】 ( 京ICP备2023016800号-2 )

GMT+8, 2025-11-2 15:01 , Processed in 0.037408 second(s), 23 queries .

中贡粮仓

官方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